(通讯员 李辰晨)9月17日至21日,著名荷兰设计师、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荷兰新锐设计公司VOUW创始人Justus Bruns和Mingusm Vogel到我校美术学院开展国际设计艺术工作坊。Justus Bruns & Mingusm Vogel通过一周的工作坊课程,为该院2015级视觉传达设计系学生分享荷兰设计行业和VOUW设计公司的发展历程,就如何寻找设计的灵感和创意、如何用设计改变生活、设计的功能性和设计美...
(通讯员 申钰婧 史可鉴)9月19日下午,荷兰设计师和艺术家,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Justus Bruns做客美术学院,与师生们交流荷兰设计并分享大咖案例。视觉艺术家于旻弘主持此次讲座。Justus表示设计无处不在。他提出“Analysis—Ideas—Implement—Evaluate”。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分析,根据调研分析得出想法,并通过反复实践检测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根据此理念,...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学院退休支部于9月18日上午组织支部党员在美术楼二楼会议室开展向姜开斌同志学习的活动,由支部书记胡师正主持。老党员们观看了姜开斌同志先进事迹的视频。支部书记胡师正对姜开斌同志的事迹做出了简要介绍:8月20日,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受台风影响出现重大险情,姜开斌冲锋在前,与抢险队员一起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不幸被巨浪卷入海中,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红网时刻记者 胡邦建 长沙报道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承办的“湖湘风华”文化海报设计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9月9日,83件经过初评遴选出的作品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展厅接受了5位专家评委的复评。大家认为每一幅作品都以湖湘文化为元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湖南文化精神和历史风貌。鄢福初:创意成果集中展示湖湘文化形象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
(通讯员 申钰婧 高明轩)9月13日晚上,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专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望衡做客美术学院,畅谈中华“匠学”体系及其当代意义。美术学院副院长刘湘东主持此次讲座。陈望衡介绍了中华民族“匠学”体系及发展历程,并以古书典故为基础,从工与美、工与礼、象与器、技与道、法与巧、知与创、利与义、天工与人工等方面阐述他对中华“匠学”体系的理解。他总...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少波参展作品展示 红网时刻记者 袁思蕾 摄像 夏君香 长沙报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刚踏入李少波的办公室,墙上一幅以《新沁园春·长沙》命名的平面设计作品就冲入眼帘。是的,冲入。黑与白,对比呈现,毛泽东诗词中的每一个字以形态各异的姿态呈现,湖湘文化以一种极具先锋意味的姿态给人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湖南人李少波...
(通讯员申钰婧、史可鉴、高明轩)9月10日中午,美术学院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在设计楼报告厅举行。美术学院院长李少波,院党委书记许杭平、副书记刘杰,副院长刘湘东、陈晓华,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吴尚君,绘画系主任江波,美术学系主任冯晓阳,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鲁政,数字媒体艺...
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通讯员 赵毅近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村道上,来了一拨教画画的博士教授。这不是普通的专业考察,为促进城乡美术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教授团队,与自治州5所小学开展了美术教育科普研讨活动。田间地头就是教研现场。“看,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孩子们做乡村景观修复。”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博士苏丰发现了一处村道边自然形成的...
9月1日下午,美术学院2018年下半年新学期工作会议在美术楼115报告厅召开,会议由院党委书记许杭平主持。院党委副书记刘杰通报了美术学院2018级本科新生录取情况与2014级毕业生毕业率与就业率情况。副院长刘湘东分析了学院教职工科研现状,并鼓励老师们抓住学习机会,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水平。副院长李蒲星从四川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创新为出发点,分析了我院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同时...
8月25日,我校深圳市校友会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分会联合成立大会举行。校党委书记李民,副校长周俊武,副校级督导徐书华,校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沈又红,美术学院院长李少波,院党委书记许杭平及学院相关领导与音乐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出席会议。深圳校友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邹寿长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深圳市湖南师范大学校友会音乐学院分会的...
(通讯员 朱政)2018年8月22日,我院在美术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了2018年湖南省社科基金申报培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刘湘东主持,邀请了湖南省政协常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教授和我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姜松荣教授前来为我院老师传授社科基金申报经验。我院拟申报国家、省级社科基金的老师,以及多...
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团队正在拍摄杨光成漂洗染品的镜头 本报记者 顾磊 摄 一大缸乌黑的染料散发着香味,杨光成用特质的长柄木勺搅出沉闷的水声。从窗口直射进来的光线照在他专注的脸上。摄影灯与麦克风围绕着他,几张年轻的面孔透出兴奋的光芒。夏日清晨,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一群大学生,把杨光成家里挤得满满的。杨光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香染的传承人,他所在的贵州省惠水县“小...